Yi Chih Ko
  • Welcome
  • Illustration
    • Mourning
    • Christmas Doodling
    • In Love Again
  • How to Plant Djulis
  • How to Plant Autumn Maple Tree
  • How to Plant Whole-leaf Hawthorn
  • How to Plant Cucumber
  • How to Plant Kodama Watermelon
  • How to Plant Melon
  • How to Plant Papaya
  • How to Plant Edamame
  • How to Plant Tomato
  • How to Plant Beautyleaf
  • 宜蘭 - 日暮晴 - 蔬食早午餐
  • 台北 - 養心茶樓:
  • 台南 - 幸屋蔬食早餐:部分吐司、漢堡可做 vegan 全素
  • 台中 - 東京豆腐鍋:特別菜單超值純素豆腐鍋、三井 outlet 素食
  • 台南 - 莘咖哩:美味印度咖哩和烤餅、咖哩餃 samosa
  • 台南 - 太郎中華拉麵
  • 台中 - 文心秀泰 - 喊燒鐵板燒 - 方便素 雙拼套餐
  • 彰化 - 和美 - 心鮮 好素集 :素食關東煮、素食大亨堡
  • 彰化市 - 愛詩蔬食 Love's Cafe
  • 台中 - 文心秀泰 - 金爸爸 Paparich - 純素咖哩便當
  • 台北 - 綠帶烘焙坊 - 美味茴香杏仁餅乾,另有純素鹹派和旦糕
  • 彰化 - 木木 食分想念:全素串燒定食、商業午餐(NTD 119)
  • 彰化 - the planet 星球咖啡:全素泰式酸辣漢堡套餐、植物奶拿鐵
  • 彰化市 - 得來素:純素炸 G 三明治、薯餅、咖哩抓餅
  • 彰化 - 圓味壽司(葷素共食)- 素玉米、素鬆壽司、素味增湯
  • 彰化 - 如意蔬食早餐:純素香煎馬鈴薯三明治、麻醬涼麵、麻辣涼麵
  • 台北 - 幸福樹蔬食 - 可口純素義大利麵、美味會津醬汁珠排
  • 全家 x 上善豆家 - 素食聯名商品:麻油娃娃蔬菜湯
  • Door Elfie
  • How to Plant Cassia sophera var. penhuana
  • How to Plant Lanyu Tabernaemontana
  • How to Plant Euscaphis japonica

法國設計小旅行--第四天(June 29, 2013)

6/29/2013

0 Comments

 
柯布先生的公寓 (Apartment Le Corbusier,地鐵站Miche Ange Auteuil)

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Charles Édouard Jeanneret-Gris, 1887-1965 )在1933年與堂弟皮耶・江耐瑞(Pierre Jeanneret,1896-1967)共同設計並建造了這棟公寓。公寓落成後,柯布住在這裡的八樓。公寓只在星期六開放參觀,開放時間是早上十點到中午一點,下午一點半到下午五點。

柯布公寓在一座運動館旁,走出地鐵站,上面有花店和咖啡店,看起來是很平靜的街區,從Rue Moliter走到Boulevard d’Auteuil,在Rue Nungesse et Coli左轉。
Picture
公寓的地址是rue Nungesser et Coli 24號。立面看來是普通的公寓大樓,各樓層的門鈴小小的,貼紙標示了柯布基金會在七樓。
Picture
Picture
按鈴,無人應答。左邊雖有門房室,但是裡面沒人。再按了一次鈴,「早安,請問今天能參觀嗎?」「可以」,門開了。入口的大廳,右邊是柯布創作的壁畫,左轉是電梯,電梯口是厚實的金屬門,電梯裡面鋪了紅色地毯,空間僅容三人。到了七樓,開門,走廊出乎意料地狹窄,旁邊是黑色窗格玻璃窗。
Picture
電梯的左側有一座小樓梯往上:
Picture
到了上方的小門:
Picture
一位短髮小姐開了門,裡面正有五到六位法國人在參觀。「早安」,她告訴我門票是三歐元,收了零錢之後到右方的小隔間,拿了門票和導覽小冊遞給我。

一進門右手邊就是柯布的作畫的地方,右側大片的採光窗,光線充足,雖然畫作都移走了,還擺著畫架和凳子,牆面以灰泥砌紅磚及另一種淡色的磚。柯布晚年花了許多時間作畫,他甚至覺得自己的精神多傾注在畫作中,建築只是他創作的一部分。
Picture
柯布從前在畫室工作的樣子:
Picture
Picture
各種介紹柯布作品的小冊子:
Picture
進門左手邊是一座旋轉梯。
Picture
再往左是柯布的客廳,走道旁的牆飾深色木板,客廳裡的牆面,一面大紅,一面大黑,地上鋪著黑白地毯,沙發是方塊狀,整個空間皆以幾何、理性的元素為主。
Picture
Picture
客廳裡的經典傢俱:
Picture
櫥櫃的比例也很美:
Picture
最左邊是飯廳,臨著長窗,外頭就是陽台。窗格的分割比例特異,像是蒙德里安的畫作,尤其是左下角綠、藍、紅、黃的彩色玻璃極亮眼,像是一首小曲。
Picture
從陽台可以清楚地看見對面的體育場。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窗上設了木片製的遮陽拉簾。
Picture
拉開隔間門就是臥室,隔間門體積龐大,但因為地上有淺淺的軌道,拉起來並不費力,門上還連著衣櫥。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浴室如同一個圓柱形的洞穴,在柯布的建築中,常可看見理性與感性的交織,不時會在理性的空間中,看到雕塑般的有機形體。
Picture
面對著浴室的開口,前後空間和家具竟也像一幅抽象畫:右邊上寬下窄的門,和左下的桌櫃形狀相呼應,門的方形和旁邊的黑框方鏡對稱協調,方鏡上方又點了一盞白色圓球燈。各種幾何形狀形成張力,讓人想起柯布自己的雕塑作品。
Picture
​房間裡的大床也引人注目,這張床有長長的床腳,躺在床上,就能遠眺陽台外的風景。
Picture
柯布的小廚房:
Picture
由廚房往外望:
Picture
即使是在角落,工作人員還是細心地插上了鮮花~
Picture
整層公寓最引我注意的是弧狀的天花,共三個大圓拱。公寓的空間是連成一氣,通透的,柯布藉由三道旋轉門(畫室/起居室;起居室/飯廳;飯廳/臥室)讓空間的使用變得彈性,可隨使用者的需求,選擇開放或隱蔽。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公寓中心的旋轉梯漆著沈穩的灰藍,沒有扶手,上了旋轉梯是八樓,隔著玻璃,可以看到小花園,但並不開放參觀,另一側或許是客房,小小的床位於梯形的木結構下,旁邊有簡易的盥洗台。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小閣樓的透氣窗,在接近地面的位置:
Picture
下樓剛巧遇到樓下的父子要出門,父子很有禮地向我道早安。

好友的小型美術館及家居:拉羅許別墅(Maison La Roche,地鐵站Jasmin)

看完柯布公寓,接下來往柯布為朋友設計的別墅前進,拉羅許別墅也在地鐵第九線上,在捷斯敏(Jasmin)地鐵站。每次寫到這個站名,都覺得空氣中飄來茉莉花香。

捷斯敏是高雅的地段,剛好是午餐時間,在一間溫暖明亮、人滿為患的麵包店,我買了鮭魚菠菜鹹派(quiche saumon et epinard)每次店員都會問我某句話,我到今天才弄懂,原來是問我要不要加熱(chaleur)。在一座清冷的公園吃掉鹹派,唯一的同伴是坐在後面長椅的男士。
​
走回莫札特大道(Avenue Mozart),往左邊轉到Rue D’yvette,遇到Rue du Docteur-Blanche,左轉走到底就是Docteur Blanche廣場,下坡,左轉進綠色隧道,巷底就是拉羅許・珍奈瑞別墅。非常安靜,連綠葉窸窣都清晰可聞。
Picture
Picture
拉羅許別墅緊臨著珍耐瑞別墅。拉羅許別墅屬於收藏家拉羅許(Raoul Albert La Roche, 1889-1965), 他出生於瑞士巴塞爾中產階級家庭,在藝術的氛圍中成長。1912年,23歲的拉羅許來到巴黎,為當時的法國商業銀行(Crédit Commercial de France)工作,一直到1954年退休。他一生單身,除了住宅空間外,也需要空間來展示眾多的現代繪畫收藏,因此委託友人柯布設計這棟住宅。

別墅建造於1923至1925年間。拉羅許過世後將別墅捐給柯布基金會。隔壁的珍耐瑞別墅屬屬於柯布的哥哥珍奈瑞(Albert Jeanneret,1886-1973)所有,他是一位小提琴家。

一位看來頗有學究氣息的先生開了門,問我是否是學生,賣給我門票後,遞給我一雙藍色鞋套。原來在這裡參觀需要套上鞋套,以免弄髒地板。
Picture
從柯布設計的黑框窗往外眺望,可以看見鄰戶在院子裡聊天,一位優雅的女士和一群青年。
Picture
這棟別墅的其中一項特色是樓中樓般的設計。中央的門廳是一垂直的空間,可以望見兩邊的二三樓。由門廳為中線,分為兩邊,一邊是美術館(公共)的機能,包括畫作、雕塑的展室空間,另一邊是屋主私人生活(隱私)的機能,涵括臥室、書房等,兩邊的動線完全分開,但可遙遙相望,因為牆的高度,也能保有一定的隱私。
中央的門廳:(黑色桶子裡是很多的藍色鞋套)
Picture
連接兩邊(私人空間v.s.公共空間)的走廊。
Picture
進門右側的私人空間:
Picture
進門左側的美術館(公共)空間。
左邊白牆上
簡潔的燈,深灰色鋼管是一條平行線,尾端有個圓滾滾地老式黃色燈泡,像是一根灰身白頭的火柴棒。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小型美術館裡,有一座往二樓的坡道: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轉角的藝術品:
Picture
主人在二樓的書房:
Picture
另一側的私人空間區,往上的階梯:
Picture
可以看到垂直窗格的窗:
Picture
往外看到天井:(牆壁和地板的配色,好聖誕節,竟然是紅配綠耶~)
Picture
臥室的小窗:
Picture
臥室裡的大衣櫃:
Picture
往外望:
Picture
繞過一圈後發現,每個房間的牆面顏色都不同,油漆的顏色迷人。據導覽手冊說,整棟建築共用上了十六種不同的油漆顏色。
玫瑰粉色和藍綠色:
Picture
衣帽間是深藍色:
Picture
梧桐葉、長窗、陽光。​​​​​​​​​​​​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後來有一群韓國學生也進來了,不過,當他們都離開,只剩我一個訪客時,我竟然聽到調笑和歌聲,我懷疑是剛剛那位狀似肅穆的先生,和他的朋友發出的聲響。

離開拉羅許別墅之後,我尋到一間街角的咖啡廳,點了烤布蕾和檸檬汽水,深陷在扶手椅中,用鐵湯匙敲開冰冷堅硬的焦糖,看著外頭聊天的一群客人,一個柔軟的下午。
Picture
Picture

故宮看不見的亞洲蒐藏:吉美美術館(Guimet,地鐵站lena)

吉美就在lena地鐵站的出口旁。會知道這裡,是因為蔣勳在公視有一美術導覽節目,介紹了這家位於巴黎,卻蒐藏許多亞洲藝術品的美術館。

當時我才剛剛離開上一個工作,放長假在家,每週一到週五,吃完午餐,下午一點,正當夏日熱浪昏沈,我就和媽媽一起收看蔣勳的節目。

有一天,講的是唐代的繪畫,似乎是「虢國夫人遊春圖」,虢國夫人身穿男裝,英氣勃發,正要騎馬入宮,豐潤瑩白的臉頰、額上鮮紅綻放的花黃, 充滿生命力,我喜歡這樣的畫,多過清冷傲氣的文人畫。或許也是為了大唐展現出來繁雜茂盛、包容自由的時代氛圍。

節目裡,蔣勳特別說了,這幅作品目前收藏在巴黎的一座亞洲藝術博物館:「吉美美術館」。

往中國的館藏區走,一頭喜氣的青銅大象招呼著訪客,在台北故宮所見的青銅器,多是祭祀用的,四平八穩,端莊肅穆,上刻銘文,很少見到這麼淘氣、具有庶民氣息的器型。大象厚實的四肢,微微翹起的象鼻,圓滾滾的大眼睛,有些卡通化、抽象化,也讓人驚訝:商朝的中國是有大象的!原來,商朝時河南地區的氣候溫暖溼潤,叢林遍佈,商人用大象載運物品、耕田,甚至還將捕獲的公象組織戰象陣。《呂氏春秋・古樂篇》中,即有「商人服(馴服之意)象,為虐於東夷,周公遂以師逐之,至於江南。」的記載。
Picture
因為河南地區氣候漸漸乾燥,大象的食物變少,加上人類開墾區域擴張,大象的棲地南移,遠離中國古代文明中心,漢朝之後就少再見到大象在工藝作品中出現。

大象的對面有一青銅盤,圓盤有些深度,邊上有六隻翹首神氣的鴨子,鴨子的尾羽昂揚,仿佛能聽見呱呱鴨叫聲,圍繞著池塘游水。 圍著盤緣,刻著一隻隻動物紋,辨識得出一條魚、一尾蜥蜴。在來到吉美之前,從未想到能以「可愛」來形容青銅器。圓盤可能裝的是酒或其它液體,注滿時就像鴨子繞池塘,平添擬真卻又非真的趣味。
Picture
Picture
另一些引人注意的展品是漢代的金銀錯,我想,我會這麼驚嘆於金銀錯的美,是因為它鑲嵌的美感。青銅上有著金絲銀絲,但表面卻又毫無落差,想必觸感圓滑,像是天然的石紋。金色用得多了很容易就變成洛可可略帶輕浮的華麗,而有了暗色的青銅做底,顯出漢代的雍容大氣。為底的青銅都幾乎轉黑了。
據說,古時青銅是黃色偏紅,埋在土裡,因氧化才成為現代所稱的「青銅」。「黑漆古」則一直是個謎題。近來,北京科技大學有相關實驗,將青銅樣品浸泡於類似中國南方土壤,充滿有機質的腐植酸溶液中,發現青銅表面會形成與「黑漆古」相同的光亮膜。

註1: http://ocw.xjtu.edu.cn/jxtd/jingpin/html/cankaoziyuan/duomeitiku/cailiaodieshi/gujinre/563.html

我猜測著,要做出這樣的效果,大約是得先將金片銀片埋在黑銅中,打磨之後,自然顯露出圖案。回頭查找資料後,果然,這項工藝得名「金銀錯」,就是因為在青銅器中埋進金銀片後,要再以「錯石」銼平磨光。 

金銀錯的工藝自春秋時期開始發展,東漢以後漸漸衰弱。另一作法是以金漆代替金銀片,填入刻出的淺溝,施作較為容易。金漆是以金銀細粉與汞混合製成的汞齊,經過加熱後讓汞蒸發,只留下金銀。就如在「說文解字」中所解釋的:「錯,金塗也。」

在吉美所見展出的金銀錯,圖案多是螺旋紋。有一對劍鞘,上有類似螭的生物纏繞。
Picture
另一托著盤的神獸,尖尖寬耳,嘴形似猿,眼角上勾,身材魁梧,螺旋紋恰恰在它胸肌的地方,圖樣加強了胸肌的「立體感」。
其它讓我印象深刻的展品:天王栩栩如生蓬勃的怒氣。美麗的龍泉窯,是我未曾在台北故宮見過,稀有的綠色調和粉橘色。有卷卷花紋的哥窯。如真的比丘像,悠然的唐女陶俑,漢代獨角獸。  ​​
Picture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Author

    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No need to be fancy, just an overview.

    Archives

    July 2013
    June 2013

    Categories

    All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