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 Chih Ko
  • Welcome
  • Illustration
    • Mourning
    • Christmas Doodling
    • In Love Again
  • How to Plant Djulis
  • How to Plant Autumn Maple Tree
  • How to Plant Whole-leaf Hawthorn
  • How to Plant Cucumber
  • How to Plant Kodama Watermelon
  • How to Plant Melon
  • How to Plant Papaya
  • How to Plant Edamame
  • How to Plant Tomato
  • How to Plant Beautyleaf
  • 宜蘭 - 日暮晴 - 蔬食早午餐
  • 台北 - 養心茶樓:
  • 台南 - 幸屋蔬食早餐:部分吐司、漢堡可做 vegan 全素
  • 台中 - 東京豆腐鍋:特別菜單超值純素豆腐鍋、三井 outlet 素食
  • 台南 - 莘咖哩:美味印度咖哩和烤餅、咖哩餃 samosa
  • 台南 - 太郎中華拉麵
  • 台中 - 文心秀泰 - 喊燒鐵板燒 - 方便素 雙拼套餐
  • 彰化 - 和美 - 心鮮 好素集 :素食關東煮、素食大亨堡
  • 彰化市 - 愛詩蔬食 Love's Cafe
  • 台中 - 文心秀泰 - 金爸爸 Paparich - 純素咖哩便當
  • 台北 - 綠帶烘焙坊 - 美味茴香杏仁餅乾,另有純素鹹派和旦糕
  • 彰化 - 木木 食分想念:全素串燒定食、商業午餐(NTD 119)
  • 彰化 - the planet 星球咖啡:全素泰式酸辣漢堡套餐、植物奶拿鐵
  • 彰化市 - 得來素:純素炸 G 三明治、薯餅、咖哩抓餅
  • 彰化 - 圓味壽司(葷素共食)- 素玉米、素鬆壽司、素味增湯
  • 彰化 - 如意蔬食早餐:純素香煎馬鈴薯三明治、麻醬涼麵、麻辣涼麵
  • 台北 - 幸福樹蔬食 - 可口純素義大利麵、美味會津醬汁珠排
  • 全家 x 上善豆家 - 素食聯名商品:麻油娃娃蔬菜湯
  • Door Elfie
  • How to Plant Cassia sophera var. penhuana
  • How to Plant Lanyu Tabernaemontana
  • How to Plant Euscaphis japonica

法國設計小旅行--第三天(June 28, 2013)

6/28/2013

0 Comments

 
巴黎的故事: 卡納瓦雷博物館(Musee Carnavalet Histoire de Paris)​

巴黎卡納瓦雷博物館, 座落在時尚的瑪黑區, 收藏了與巴黎市歷史有關的物品,包括約兩千六百件畫作,超過一萬件的藝術作品及歷史文物。這座宅邸建於1548到1560年,當初作為巴黎國會主席的居所,也是巴黎少數的文藝復興式樣建築之一。

瑪黑區的匆匆行人:

Picture
往博物館的路上有許多小店:
Picture
鹹食店,由左到右,分別是:「蝸牛塔(咦!)」、「番茄青醬乳酪塔」、「牛肉蘑菇朝鮮薊塔」、「鹹麵包(含鵝肝醬)」:
Picture
另一家鹹食店,各種肉凍都長得好美~
Picture
博物館的名字,卡納瓦雷,來自不列塔尼的古老家族,方斯華・卡納瓦雷(Francois de Kernevenoy),他的遺孀在1578年買下這座宅邸,巴黎人覺得Kernevenoy太難發音了,就稱他們為Carnavalet。

著名的賽維涅夫人(Madame de Sévigné,1626-1696)也是這座宅邸的歷任主人之一。賽維涅夫人生於巴黎,十八歲時嫁給來自不列塔尼的賽維涅侯爵,二十歲時生下女兒芳絲娃(Francoise)。賽維涅夫人寫給大她八歲的表哥Roger de Rabutin, Comte de Bussy的信,以及寫給女兒方絲娃的信,生動且充滿機智,記錄了路易十四時代的貴族生活,後來成為法國文學的經典。也是普魯斯特的母親及祖母皆最喜愛的讀物。

這間博物館不收門票,如果需要借導覽機是四歐元。我到博物館時,已接近中午,櫃台的小姐要去休息了,下午才開借導覽機。館內從巴黎二十世紀的城市景象開始,有一幅1920年的油畫,畫著巴黎貴仕女搭電扶梯,回頭查了資料,電扶梯是1890年代發明的,還在巴黎的博覽會上得過獎。也有從前的巴黎的店家招牌、城市模型。

另一個展間裡,牆上由高至低,掛滿了巴黎名人的畫像,身處其中,仿若站在巴黎貴婦人的沙龍中,聽得見賓客們細語的聲音。

樓上的展間,有一區以法國大革命為主題。有幅畫是路易十六(Louis XVI)被囚禁於聖殿塔(Tour du Temple),妻小也被關在那裡。另一幅畫描寫路易十六上斷頭台前和妻小道別,以及瑪麗皇后在塔裡憔悴的神情。

巴黎防衛軍的制服是紅藍白三色,也展出當時用的武器。有很多大獎章,不知道是掛愛人像或者是獎勵軍官用的?其中有一個還裝著瑪麗皇后的頭髮。

當初的人權宣言,很大一張大概有兩公尺高的紙。當初寫下來的憲法。起草好幾萬人要遵守的規則,好像是很麻煩要考量很多的一件事,但通常都是一群人花幾天就完成了。

物品,和從前的人的連結,提醒我這些時代的難題與掙扎,只有在瞭解他們的時代之後,才有一點對話的可能。
一個人的午餐:羅伯和路易絲餐館(Chez Robert et Louise)

中午在Chez Robert et Louise吃飯,這家餐館由一對夫婦共同經營,丈夫Robert是廚師,太太Louise則負責外場。在吧台坐下,Louise很忙,但其他客人也不急,我前右方的男生點了一盤乳酪,等了很久都沒來,好不容易來了,Louise跟他道歉,他仍充滿紳士風度地說:「沒關係,沒什麼大不了的。」等了十分鐘,紮著高馬尾的Louise來幫我點菜了,約三十幾歲,眉眼略帶嚴肅。

「我想要一份蘑菇蛋餅,和一杯拿鐵。」「沒問題。」Louise很快用咖啡機泡好咖啡,附上蓮花牌咖啡餅。店裡的烤爐上滋滋地烤著厚肉排,溫暖香味四溢。我看著吧台後面成排的酒瓶發呆,又翻看了一下地圖。不久蛋捲上來了,外表樸實,旁邊伴著一大碗沙拉。

外面冷得很,我開心地吃起來,暖了一點。對面的男生點了紅酒和乳酪,應該也點了主餐吧,吃完了,很自然的坐著發呆。要離開時,Louise笑著說:「謝謝,祝有愉快的一天。」「您也是,再見。」我笑著回答,裹緊外套,往外走去。

糖麵包(Pain de Sucre)

Pain de Sucre,店名的意思是「糖麵包」。玻璃櫃裡擺著各式誘人的小蛋糕,聽說這裡的棉花糖也頗有名氣,有椰子、玫瑰、開心果等口味。在這裡七個馬卡龍定價十一歐元。我選了七個:兩個玫瑰、兩個開心果,其餘的,黑巧克力、 牛奶糖、核桃都各一個。
Picture
Picture
馬卡龍也叫蛋白小甜餅,據說,馬卡龍的食譜來自義大利麥狄奇家族。嫁給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的凱薩琳皇后(Catherine de Médicis,1519-1589),在出嫁時將廚師和馬卡龍的做法帶到法國,當時的馬卡龍每份是分開的雙片,搭配果醬或香料吃,一直到二十世紀初,食譜都沒有太大的改變。1930年,Laduree創辦人的孫子Pierre Desfontaines發明了這種夾餡的馬卡龍。

提著橘紅色的小盒子,我走到龐畢度中心前,坐在石板斜坡道上。看著廣場上滿滿的鴿子和一對對的情侶。打開小盒子,咬了一口玫瑰口味的馬卡龍,濕潤香甜,一個人但是開心。
Picture
一吻之後:來自羅馬尼亞的巴黎藝術家-布朗庫西(Atelier Brancusi)

讓我認識布朗庫西的作品是「吻」,一大塊方形的大理石,表面有鑿刀痕跡,中間以極淺的刻痕,分為左右兩邊,成為一對擁吻的戀人。

布朗庫西的工作室(Atelier Brancusi),位於Impasse 9號,藝術家過世前,將工作室捐贈給龐畢度中心,而後龐畢度中心將工作室中的作品搬遷至此,依照工作室的配置重建。展館就在正面對龐畢度中心的右手邊,裡面分成四個白色房間,解說牌上寫著,工作室裡有磨砂機、推力鑽(hammer-drill),也有用以舉起大型石塊的滑輪裝置,他甚至自己鎔鑄「鳥」系列作品的金屬骨幹。
下方是工作室的配置圖:
Picture
工作室一角。雖然造型抽象,但還是能讓人聯想到「魚」的雕塑作品。大自然是布朗庫西重要的靈感來源。
Picture
另一工作室小間,可看見中央有滑輪(用來搬動很重的石塊?)
Picture
Picture
右邊牆上有許多雕刻工具:
Picture
布朗庫西規定觀眾不能獨自參觀他的工作室,一定得在他的帶領下。布朗庫西設計了觀看的順序,掀開蓋著雕塑的布幕,讓金色的天鵝麗達旋轉。整個空間的感覺像是一群生命體在自然中嬉戲,許多材質對比,木頭、石頭、金屬。布朗庫西的工作室像一座舞台,而藝術家是編舞者,每次的參觀都是一次儀式,一段表演。
金色的麗達:
Picture
麗達旋轉的片段:
Picture
人像:
Picture
布朗庫西和作曲家沙提耶(Erik Satie)是朋友,工作室裡擱著小提琴和吉他,在許多個夜晚裡,布朗庫西與沙提耶合奏,或者一起聽他的唱片蒐藏,有許多是爵士樂或民俗音樂。樂聲由內嵌喇叭的石塊中流瀉,縈繞Impasse 9號的公寓。

大二開始學鋼琴,我的鋼琴老師最喜歡的兩位作曲家,就是蕭邦和沙提耶,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開始學會欣賞沙提耶的音樂,仿佛陰天裡落進池塘的雨滴,沈鬱清新。

發現沙提耶和布朗庫西是好友的那一刻,就像拾起一塊失落已久的拼圖,原來喜愛總是會物以類聚,吸引我的,都是沈靜的藝術。
Picture
在書店遇見寧靜:Saul Leiter攝影集(Pompidou bookstore)

看過寧靜的布朗庫西工作室,我走到龐畢度中心一樓的書店,裡面有好幾大櫃的明信片可供挑選,但明信片上的作品,很多都不是龐畢度的館藏。

走來走去,不知道為何,我走到攝影集區,看到一本黃色封面,紅色字體的攝影集。我馬上就被吸引了,拿起樣書翻閱,裡面的照片顏色美麗,構圖安靜:雪地裡亮著的綠燈,閃爍著精靈眼睛般的瑩綠光芒;紗窗後若隱若現的女體;建築工地外隨意釘疊的木板,不同色調的白,竟神似蒙德里安的畫作。扁平化,失去了透視,但顏色的力度放到最大,驚人地細緻。

令人驚訝的是,雖說這本攝影集是在法國出版,卻是來自美國的攝影師。他的名字是Saul Leiter
​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Author

    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No need to be fancy, just an overview.

    Archives

    July 2013
    June 2013

    Categories

    All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