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 Chih Ko
  • Welcome
  • Illustration
    • Mourning
    • Christmas Doodling
    • In Love Again
  • How to Plant Djulis
  • How to Plant Autumn Maple Tree
  • How to Plant Whole-leaf Hawthorn
  • How to Plant Cucumber
  • How to Plant Kodama Watermelon
  • How to Plant Melon
  • How to Plant Papaya
  • How to Plant Edamame
  • How to Plant Tomato
  • How to Plant Beautyleaf
  • 宜蘭 - 日暮晴 - 蔬食早午餐
  • 台北 - 養心茶樓:
  • 台南 - 幸屋蔬食早餐:部分吐司、漢堡可做 vegan 全素
  • 台中 - 東京豆腐鍋:特別菜單超值純素豆腐鍋、三井 outlet 素食
  • 台南 - 莘咖哩:美味印度咖哩和烤餅、咖哩餃 samosa
  • 台南 - 太郎中華拉麵
  • 台中 - 文心秀泰 - 喊燒鐵板燒 - 方便素 雙拼套餐
  • 彰化 - 和美 - 心鮮 好素集 :素食關東煮、素食大亨堡
  • 彰化市 - 愛詩蔬食 Love's Cafe
  • 台中 - 文心秀泰 - 金爸爸 Paparich - 純素咖哩便當
  • 台北 - 綠帶烘焙坊 - 美味茴香杏仁餅乾,另有純素鹹派和旦糕
  • 彰化 - 木木 食分想念:全素串燒定食、商業午餐(NTD 119)
  • 彰化 - the planet 星球咖啡:全素泰式酸辣漢堡套餐、植物奶拿鐵
  • 彰化市 - 得來素:純素炸 G 三明治、薯餅、咖哩抓餅
  • 彰化 - 圓味壽司(葷素共食)- 素玉米、素鬆壽司、素味增湯
  • 彰化 - 如意蔬食早餐:純素香煎馬鈴薯三明治、麻醬涼麵、麻辣涼麵
  • 台北 - 幸福樹蔬食 - 可口純素義大利麵、美味會津醬汁珠排
  • 全家 x 上善豆家 - 素食聯名商品:麻油娃娃蔬菜湯
  • Door Elfie
  • How to Plant Cassia sophera var. penhuana
  • How to Plant Lanyu Tabernaemontana
  • How to Plant Euscaphis japonica

法國設計小旅行--第十四天(July 9, 2013)

7/9/2013

0 Comments

 
Picture
買東西

在里昂城區上上下下跑著,大街小巷都是夏日拍賣(Solde)的標誌 ,讓我覺得如果不買些東西,一定會後悔。走進熟悉的連鎖服飾店,洋裝的剪裁,比起其他國家的分店,似乎纖細許多。我拿起三件洋裝走向試衣間:牛仔布、白色棉布、藍色真絲洋裝。

試衣間前大排長龍,我也加入等候的行列,聽著身旁的法國女孩閒聊。我只聽得懂一些短句,但足以讓我明白兩名女孩的對話。其中一人伸手想拿架上的白色上衣,另一位女孩試圖阻止她。 「等等,卡羅琳。那是當季的系列!」

語言

看見試衣間裡的店員遞給每位顧客編號1到5的牌子 ,輪到我的時候,我決定試一試自己的法文詞彙。女店員畫著濃濃的黑眼線,衣著雅緻,我對她說「我這邊有三件,謝謝。(J’ai trois articles, s’il-vous-plait.)」

店員毫不猶豫地將卡片遞給我,領我到試衣間。我覺得自己獲得了一場小小勝利。很奇妙,這些抽象的聲音串,讓我們兩個陌生人互相理解。店員從前的生活經驗,讓她能夠理解我想要的東西;法文課本中的例子,讓我能用正確的方法提問。我們都能夠想像對方想要什麼,接下來的步驟將是什麼。我們的回應不只是基於當下對方說了什麼,也部分回應我們以往的經驗和記憶。

我們的行動,部分來自於集體記憶和對語言的共同理解。這樣的機制,在我講自己的母語時,幾乎是隱形的,我經常將語言等同於它所代表的事物。然而,當我講外語時,這樣的機制變得很明顯。為了學會在特定的語境中使用的對話,我經常模仿他人,不論是在餐廳、咖啡廳、火車站。

很快地我發現每個語境都有特定的模式,我漸漸知道哪些是「第一優先」的單字。在餐廳,你一定要記住你喜歡的食物的名稱;在火車站,要仔細聽數字,才不會錯過發車時間或弄混票價。看到人們的行為模式,也很令人訝異。在火車站的對話,人們首先討論地點 ,其次是價格,時間,轉車地點......大概就是這樣。對話很少超過這個範圍,優先順序也大致相同。如果想想生活中有多少時間,我們都是以同樣的模式無意識的行動,其實有些驚人。

最後,我買了一件牛仔裙、一個小肩包、一副太陽眼鏡、 一件短袖上衣,圖案是沙灘上的女孩望著大海。太陽眼鏡是在飾品店買的,不是耐久的材質,但它的輪廓圓潤下垂,兼具可愛與頹廢。鏡框是漸層的褐色,從深褐色到咖啡奶泡般的白。戴上剛買的太陽眼鏡,遮去無情的陽光,走過坡拿巴橋(Pont Bonarparte),走進里昂的老城區。我往宗教博物館,也就是富維耶聖母院走,這是旅館的工作人員推薦的旅遊地點。

維多利亞旅館

在里昂的第一晚,因為那個週末其他旅館都已經滿了,我住在一家三星級的商務旅館, 房間小巧,設施一應俱全,牆上裝飾著布洛克(Georges Brague, 1882-1963)的複製畫。三天後,我決定搬去一家每晚只收55歐元的二星級旅館。旅館的名字叫維多利亞,是家族事業,創始於1930年代。

在維多利亞旅館,我住的房間有扇長長的落地窗,俯瞰對街的公寓。房間在三樓,低頭看,可以看見對街人們的動靜。一樓是間餐廳,服務生優雅地為用晚餐的客人倒酒,二樓的住戶開著窗,男主人躺在扶手椅上看電視。

牆上有三幅攝影,是三名土耳其士兵吸煙的照片。房間的主色調是紅和黑,最讓人心喜的就是有著高高床腳的白色大床,躺在床上,窗外的景緻一覽無遺。

櫃台人員的名字叫理查。他親切地向我解釋城裡的主要景點、交通方式。他說里昂舊城的富維耶山(Fourvière)有座非常美麗的聖母院,相鄰著一座可愛的花園。「有條纜車線往富維耶山。如果你走累了,你可以坐街車上去,再穿過花園,散步下山。會是一段很棒的體驗。」聽了他的建議,我決定去那裡走走。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甜美的富維耶教堂

買纜車的車票很容易。賣票的機器和巴黎地鐵大同小異。當我初次看到法國的自動售票機,我以為螢幕可以觸控,但顯然法國人對如何操縱機器有不一樣的想法。螢幕下方,中間有個可旋轉的金屬圓條,左右各有一個按鈕。左邊的按鈕是取消,右邊的按鈕是確認。圓條滾動,控制上下。金屬按鈕有著龐大笨拙的外觀,但用起來卻相當靈活。

這個車站比我見過的大多數地鐵站都還要乾淨。這條線只有兩站,山上一站,山下一站。我坐上街車,車體幾乎呈45度傾斜,列車慢慢行進到山頂。車程不到十分鐘。
Picture
Picture
一走出車站的階梯,便看到聖母院。聖母院的建築呈塊狀,矗立在廣場上。教堂看起來總是大同小異,外表看來,羅曼式的較寬厚沈重,哥德式的較修長。然而,總是要走進室內,教堂才會展露自己真正的個性。

我記得在聖約翰教堂的一個下午。教堂米色的牆在烈日下似乎灼灼發光。如果盯著這樣光亮的外牆太久,眼睛甚至會因為強烈的反射光感到疼痛。教堂的主體建築散發能量和力量,然而,當我推開沉重的木門,一陣涼風拂過臉頰,光線消失,一切安靜下來。聲音飄散,成為細碎的雜音耳語。步進教堂,我被令人安心的黑暗擁抱。舞動的光線,透過彩繪玻璃窗落下,彩色的光點圍繞在柱子邊,像一群蝴蝶飛揚。我在高高的柱邊找到一個位置,坐下來輕聲地祈禱。兩邊有不同的神龕,各自尊崇不同的聖人。一位女遊客坐在古老的橡木椅上,對著燭光下的聖母雕像祈禱。
不同於聖約翰教堂,富維耶聖母院讓人想起教會的宏偉,多過於信徒秘密的哀悼與悲傷。閃閃發光的壁畫記載了基督教的歷史。用色輕柔愉悅。里昂人為了感謝聖母在1643年保護他們度過黑死病,以及在普法戰爭期間,德軍佔領了巴黎,在南下里昂時突然停止並撤退。里昂人歸功於聖母的護佑,所以在當地募集資金,建造了這座教堂。據說也是為了重申信奉基督教資產階級,相對於無信仰工人階級(巴黎及里昂公社)的勝利。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這座教堂由里昂本地人Pierre Bossan(1814-1888)設計,選擇了拜占庭風格和羅曼建築風格,表現出輕盈甜美。1872年始建,1884年完成。壁畫中大量的使用金箔,牆面用粉彩般的顏色,表現聖母的甜美慈祥。壁畫的線條類似慕夏的作品,流暢的輪廓線,人物優美纖長,多是以側面描繪。
Picture
Picture
一對法國中年夫婦靜靜地在壁畫前坐下,丈夫摟住妻子的肩膀。一位工作人員忙著擦拭石材地板。
Picture
兩個雙胞胎女孩穿著粉紅色洋裝,當她們在教堂裡漫游,她們身上的粉紅洋裝襯著教堂的配色,檸檬黃、開心果、粉紅,特別諧調。
Picture
Picture
有時候,我覺得這次旅行成行,只是因為我想逃脫身體裡病懨懨的情緒。坐在富維耶教堂裡,旅程中第一次,覺得心漸漸開放,腳步變得輕盈,小心翼翼地,重新觸摸一切。

我走到外面,那裡有塊寬敞的空地,點綴著幾棵樹。
Picture
空地邊緣短牆圍繞,人們可以倚在牆上鳥瞰里昂市。一眼就可以看見,濃密的行道樹襯在大道兩側,那是里昂的主要大道,以法國大文豪為名,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歌劇院有個現代的圓桶屋頂,玻璃和鋼鐵的材質,是法國建築師Jean Nouvel(1945-)負責翻新,也同樣清晰可見。
Picture
Picture
秘密花園

短牆旁邊,有一道下山的階梯。從那兒往下走,來到教堂的後花園。路面一塵不染,是潔淨的灰色調。我輕快地往下走,前面只有一對法國老夫婦。鳥兒嘰嘰喳喳,吐出異國的陌生鳥語。
Picture
我注意到花園裡有兩條路,一條是蜿蜒的小徑,另一條是垂直的階梯,也是捷徑。沿著小徑走,必定要花更長的時間,但那對老夫婦和我,都選了小徑,而非階梯。我想起葡萄牙朋友Tina,她說葡萄牙人的時間是彈性的,大家雖然不太在意約定的時間,但在最後一刻總會奇蹟似地將工作完成,她說: 「運用時間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據自己的理由,自己的愉悅來決定。誰說這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下山的半路上有一片空地,兩邊植了樹。路邊有座雕像,一位法國人坐在樹下的長椅,專心地閱讀。
Picture
Picture
我在另一張長椅上坐下,寫一張給老朋友的明信片。我們已經相識十四年了。 國三的那年,我們放學後會一起留在教室,直到其他人都走了,半真半假地輪流對窗外尖叫,喊出所有的鬱悶。高中時代,在每一個潮溼悶熱的夏日午後,我們跑到學校頂樓的陽台上讀書。因為分在不同的班級,我們開始寫交換日記。有時我在課堂上寫,有時在家寫,寫完了,就拿給她。她讀過之後,就換她寫。

高中畢業,我們上了不同的大學,也不常打電話給彼此。但是我和男友分手的那一個新年,我打電話給她,沒說幾句話,就決定到她家去住一個晚上。許久不見,我們仍如往常一樣聊天,十點她得上線和朋友打遊戲,我在就待在她的房間裡,在上舖安心地沈沈睡去。隔天早上,我們到附近的一間早餐店,她幫我向老闆娘點了餐。吃完早餐,帶著她的寵物兔子毛毛 ,到籃球場散步。我坐在水泥地上,微笑著看著毛毛到處亂跳。說了些什麼,我已不太記得了。

去年十二月,我生日的那天早上,快遞送來了一個包裹,打開是一個黑色保溫杯,卡片她的字跡,寫著:「讓你在寒冷的台北,有個溫暖的冬天。」

現在我正在寫明信片給她。然而,我們好久沒見面了,我試著用說笑的語氣寫這張卡片,只是為了掩飾我的想念。在家裡時,我總是沒時間寫信,總有那麼多要做的事⋯⋯洗衣服、找工作、訂票。總是要在旅途中,抽離了多數的事務和職責,生活變得單純簡明, 最深的牽掛都變得清晰。也總是在旅途中,我重新相信從頭開始的可能,或許我還能夠,以純真的愉悅填滿接下來的一生。


中國餐館

沿著山腰的花園漫步,走出花園是車道,之下有一道長長的階梯,穿梭在古老的房舍間,拾級而下,里昂城區歷歷在目。走了這些路,我覺得餓了。
Picture
雅各賓廣場附近有家中國餐館,我往那兒走。一位中年女士為我帶位,一個女孩遞上菜單,不久一壺烏龍茶落在桌上。溫潤暖和的烏龍茶洗去了疲勞。我坐在一張兩人桌前。鄰桌是一張大圓桌,六位客人。餛飩湯和炸春捲等美味佳餚,很快上了他們的桌。

過了許久,我點的蝦餃才姍姍來遲。籠裡有三個餃,外觀無異於台灣常見的蒸餃,我咬了一口,皮有些澱粉味,醬汁太甜。

還有一道炒飯還沒上來,一人獨坐有點兒無聊。我看著掛在門廊的紅色燈籠,猜測著年輕的服務生來自何方。她看來是大學生的樣子,聲音很溫柔,穿著樸素:白色polo衫、牛仔褲、運動鞋。
Picture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Author

    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No need to be fancy, just an overview.

    Archives

    July 2013
    June 2013

    Categories

    All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