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 Chih Ko
  • Welcome
  • Illustration
    • Mourning
    • Christmas Doodling
    • In Love Again
  • How to Plant Djulis
  • How to Plant Autumn Maple Tree
  • How to Plant Whole-leaf Hawthorn
  • How to Plant Cucumber
  • How to Plant Kodama Watermelon
  • How to Plant Melon
  • How to Plant Papaya
  • How to Plant Edamame
  • How to Plant Tomato
  • How to Plant Beautyleaf
  • 宜蘭 - 日暮晴 - 蔬食早午餐
  • 台北 - 養心茶樓:
  • 台南 - 幸屋蔬食早餐:部分吐司、漢堡可做 vegan 全素
  • 台中 - 東京豆腐鍋:特別菜單超值純素豆腐鍋、三井 outlet 素食
  • 台南 - 莘咖哩:美味印度咖哩和烤餅、咖哩餃 samosa
  • 台南 - 太郎中華拉麵
  • 台中 - 文心秀泰 - 喊燒鐵板燒 - 方便素 雙拼套餐
  • 彰化 - 和美 - 心鮮 好素集 :素食關東煮、素食大亨堡
  • 彰化市 - 愛詩蔬食 Love's Cafe
  • 台中 - 文心秀泰 - 金爸爸 Paparich - 純素咖哩便當
  • 台北 - 綠帶烘焙坊 - 美味茴香杏仁餅乾,另有純素鹹派和旦糕
  • 彰化 - 木木 食分想念:全素串燒定食、商業午餐(NTD 119)
  • 彰化 - the planet 星球咖啡:全素泰式酸辣漢堡套餐、植物奶拿鐵
  • 彰化市 - 得來素:純素炸 G 三明治、薯餅、咖哩抓餅
  • 彰化 - 圓味壽司(葷素共食)- 素玉米、素鬆壽司、素味增湯
  • 彰化 - 如意蔬食早餐:純素香煎馬鈴薯三明治、麻醬涼麵、麻辣涼麵
  • 台北 - 幸福樹蔬食 - 可口純素義大利麵、美味會津醬汁珠排
  • 全家 x 上善豆家 - 素食聯名商品:麻油娃娃蔬菜湯
  • Door Elfie
  • How to Plant Cassia sophera var. penhuana
  • How to Plant Lanyu Tabernaemontana
  • How to Plant Euscaphis japonica

法國設計小旅行--第十三天(July 8, 2013)

7/8/2013

0 Comments

 
重新,一個人走

今天正式開始探索里昂。我覺得有點氣餒,上個星期可說是一段夢幻假期,和志同道合的設計學生住在法國鄉村莊園,醒著的時候,就做想做的設計,其他時候享受鄉村的自然美景,吃飯、早茶、下午茶、聊天、滑獨木舟。現在,我再次將自己拋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住進商務旅館,恢復一個人的旅行。

八點,我下樓用早餐,拿了一顆水煮蛋,一大塊法國麵包,一點奶油和果醬,飯廳裡已坐了不少法國遊客。喝完加點可可粉的咖啡,我回到樓上的房間,把從旅遊局蒐集來的地圖和小冊子攤在床上。

這是我的小儀式,每到一個新的城市,蒐集看得到的所有旅遊手冊,躺在床上,一本本翻過,勾選我想去的地方、想看的表演。每次這麼做時,就感到不可思議的幸福。在這樣的一天裡,暫時沒有義務和待辦事項,擁有整整一天,追求想要的經驗,我珍惜這樣的餘裕,也暫時拾回探索世界的赤子之心。

要到里昂市中心,最近的路就是穿越車站下的地下道,那裡的人不多,點著昏暗的黃燈。隧道盡頭有個公園。

​昏黃的地下道:

Picture
奇怪的是,公園裡坐著的大部分都是中年男子。

走在里昂的主要大道上,會經過兩個廣場:雅各賓廣場(Place des Jacobins)和白萊果廣場(Place Bellecour)。不久,我就站在里昂美術館外面。

街道上人車嘈雜,但是當我走進里昂美術館的庭院,噪音瞬間消失,一切歸於平靜。我在雕像旁的長椅上坐下,啜飲著手中的拿鐵。枝葉的陰影在地面上跳舞。一個女孩坐在噴泉旁閱讀。

Picture
Picture
里昂美術館

喝完早晨的咖啡,我走進美術館。進門就是里昂歷史和名人的介紹,其中有座雕像,是著名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安德烈・瑪麗・安培(André-Marie Ampère, 1775-1836)。他在里昂附近的城鎮長大,里昂有條街就以他為名。

看到雕像,讓我想起安培定律:拇指翹起,讚賞的手勢,當其他四指表示電流方向,拇指指向就是磁場方向。想起國中捲捲長髮的理化老師,和所有上學的日子。從前的理化課總是一條條的真理,背誦、計算,沒有人提醒我們,這些理論也是由活生生會犯錯的人所猜測、發現,在測試許多次後才被假定為正確的法則。

牛頓的質量守恆曾是真理,但愛因斯坦提出E=MC2之後,質量守恆便有了條件限制,不再永遠正確。總覺得,推理和證明的過程,應該比法則本身重要才是。


安培先生:
Picture
Picture
我很喜歡館藏裡的兩座帕修斯(Perseus)雕像。其中一座是希臘神話中,帕修斯搶救仙女座(Andromeda)的故事。
Picture
Picture
這件表情豐富的雕像,是雕塑家約瑟夫・奇納(Joseph Chinard, 1756-1813)的作品,他出生於里昂,曾至羅馬學藝,這座雕像為他贏得義大利聖路卡學院的大獎,以一位法國人的身份,相當罕見。
另一件帕修斯和女妖戰鬥的雕像,是雕刻家洛朗・馬格斯(Laurent Marqueste, 1848-1920)的作品 。女妖痛苦的扭曲,帕修斯全身充滿力量,緊繃的肌肉蘊含能量,鼻孔因搏鬥而擴張,仿若感覺得到他鼻間噴出的熱氣。
Picture
Picture
美術館中有豐富的埃及館藏,最驚人的是托勒密四世神廟的門。埃及人的工藝水準讓人驚嘆。畢竟,這是一座公元前約230年的建築物,距今已兩千多年,但至今仍保存得相當完好。我也對命運的奇異安排感到困惑,這些來自神廟的物品,理應鎮守他們主人的墓地,卻在最後飄洋過海,永駐他鄉。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其他來自東方的館藏,也帶給我類似的感覺。一副精心製作的鍍金盔甲,來自18世紀的伊朗;綠松石藍色陶磚來自土耳其;一櫺來自敘利亞的木窗口,訴說著異國故事,將來自遙遠過去的鬼魂帶到現代。精美的物品留存下來了,但物是人非,我只能由物品推測他們的模糊形象。或許在未來,我們的文明同樣會褪色漸至默默無聞,變成博物館中無人能解的謎團。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美術館三樓收藏了許多精美的畫作。我很高興地看到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 1830-1903)的「 新橋(Le Pont-Neuf, 1902)」,讓我想起巴黎溫暖的下午。
Picture
Picture
在這裡,我第一次遇到尤金・卡西爾(Eugene Carriere, 1849-1906)的作品。卡西爾的肖像畫帶著神秘氛圍。人像的形體似乎是從霧中浮現,尤其是他為歐內斯特·肖松和他的家人所繪的肖像,給人憂鬱和浮生短暫之感。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我試圖找回獨自旅行的節奏,但第一天上午,情況並不順利。我打算在參觀博物館後去吃午餐,那家餐廳供應熱騰騰的炸魚和薯條,我想,這菜單的熱量和油脂,必能撫慰人心。但它卻沒開門。餓著肚子,我只好跑進一家連鎖麵包店,買了一份冷冰冰的海洋沙拉。

石板路上的歌聲

午飯後,我探索里昂的老城區。沿河的房子色調輕快:粉紅、檸檬黃、開心果綠,所有可能在馬卡龍上看到的顏色。房子比例瘦長,倚著各自的肩,像是一個大家庭中友愛的兄弟。

Picture
Picture
我非常喜歡里昂的鍛造鐵窗,窗戶由複雜的幾何或花卉圖案構成。有時候我很疑惑,為何法國的窗子比例如此優美,纖長仿若法國女人的優雅。

我走過橋到了老城區,看到聖約翰教堂( Cathédrale Saint-Jean-Baptiste de Lyon)。小而狹窄的石板路在老城區上下竄行。街道十分安靜。大多數商店都關著。當我走近教堂,唱詩班的歌聲飄然而出。男孩們唱著讚歌,帶給這地方寧靜的氣氛。
Picture
教堂前面有一片小廣場,像我一樣的遊客,零零落落點綴著廣場:有些坐在樓梯上,有些坐在露天咖啡座聊天,有些坐在擋車石墩上。大教堂在陽光下發光。

我跟著人群走向大教堂右側,那裡是舊城區的主要街道之一。舉目看見一扇可愛的櫥窗,裡頭擺著穿著各種服飾的木偶,木偶的上方旗幟飄揚,寫著「木偶劇院(Le Théâtre la Maison de Guignol)」。 這是法國著名的木戲偶,但今天也沒開店。我站在那裡,試圖分辨不同木偶代表的角色,一位法國奶奶牽著兩個孫子,也走到窗口欣賞木偶。「這是隊長⋯⋯這邊,這個是軍人。真可惜,今天沒開門。」她和藹地對孫子說道。

Picture
Picture
走在老城區彎彎曲曲的街道,遇到了小天使冰淇淋(Amorino),彎鐵懸著一塊小招牌,畫著小天使的側影。我到法國前,朋友提了好幾次,要我一定得試試這家的冰淇淋。

這裡的冰淇淋開成一朵花,每一片花瓣都是不同的口味。我試著用法文點餐,成功地拿到三種口味的冰淇淋:白色花瓣是優格,紅色花瓣是漿果,黃色花瓣是百香果。搭在一起,是一朵豐富多彩的玫瑰。這朵繽紛的甘露來得及時,讓我在炎熱的里昂陽光下,重新醒了過來。

Picture
美麗的櫥窗及倒影:
Picture
回旅館的路上,我經過上山到傅立葉教堂(Basilique de Fourvière)的街車車站,車站門口,有個四重奏樂團,正在演奏,輕快的英國民俗音樂流瀉。行人停下腳步,許多人不自覺地,隨著音樂輕輕搖擺,緩緩踏步。日漸黃昏,演奏者和觀眾都沐浴在金色的光芒中。
Picture
夜晚的朋友,普魯斯特

旅館在車站的另一邊,回程的路上必得穿越車站,不想再走陰暗的地下道,就只能搭手扶梯上到車站,再下樓到車站的另一側。車站裡有法國書店經緯。一想到回到旅館,只有一個淒涼的空房間和一台電視等著我,我就決定走進書店看看,說不定能找到英文書。

結果連美國作家的小說「享受吧,ㄧ個人的旅行」都是法文版。然而,我在角落裡發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 1871-1922)的「追憶似水年華,第二卷:在斯萬家」。家裡已經有中文版,但這本是法文的。

想想我自己的法文能力,買這本書完全是個非理性的決定,畢竟我現在的程度只夠購物對話。但是,想像臨著旅館長窗,閱讀普魯斯特的美好畫面,想像有一天能夠以完美的法語發音朗讀普魯斯特,我鼓起勇氣拿了書走向櫃台。

店員刷條碼時,一臉奇怪地看著我。不管怎麼說,我買到這本書了,這是里昂第一天冒險,最好的句點。​

​​​​​​​​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Author

    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No need to be fancy, just an overview.

    Archives

    July 2013
    June 2013

    Categories

    All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