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 Chih Ko
  • Welcome
  • Illustration
    • Mourning
    • Christmas Doodling
    • In Love Again
  • How to Plant Djulis
  • How to Plant Autumn Maple Tree
  • How to Plant Whole-leaf Hawthorn
  • How to Plant Cucumber
  • How to Plant Kodama Watermelon
  • How to Plant Melon
  • How to Plant Papaya
  • How to Plant Edamame
  • How to Plant Tomato
  • How to Plant Beautyleaf
  • 宜蘭 - 日暮晴 - 蔬食早午餐
  • 台北 - 養心茶樓:
  • 台南 - 幸屋蔬食早餐:部分吐司、漢堡可做 vegan 全素
  • 台中 - 東京豆腐鍋:特別菜單超值純素豆腐鍋、三井 outlet 素食
  • 台南 - 莘咖哩:美味印度咖哩和烤餅、咖哩餃 samosa
  • 台南 - 太郎中華拉麵
  • 台中 - 文心秀泰 - 喊燒鐵板燒 - 方便素 雙拼套餐
  • 彰化 - 和美 - 心鮮 好素集 :素食關東煮、素食大亨堡
  • 彰化市 - 愛詩蔬食 Love's Cafe
  • 台中 - 文心秀泰 - 金爸爸 Paparich - 純素咖哩便當
  • 台北 - 綠帶烘焙坊 - 美味茴香杏仁餅乾,另有純素鹹派和旦糕
  • 彰化 - 木木 食分想念:全素串燒定食、商業午餐(NTD 119)
  • 彰化 - the planet 星球咖啡:全素泰式酸辣漢堡套餐、植物奶拿鐵
  • 彰化市 - 得來素:純素炸 G 三明治、薯餅、咖哩抓餅
  • 彰化 - 圓味壽司(葷素共食)- 素玉米、素鬆壽司、素味增湯
  • 彰化 - 如意蔬食早餐:純素香煎馬鈴薯三明治、麻醬涼麵、麻辣涼麵
  • 台北 - 幸福樹蔬食 - 可口純素義大利麵、美味會津醬汁珠排
  • 全家 x 上善豆家 - 素食聯名商品:麻油娃娃蔬菜湯
  • Door Elfie
  • How to Plant Cassia sophera var. penhuana
  • How to Plant Lanyu Tabernaemontana
  • How to Plant Euscaphis japonica

法國設計小旅行--第二十一天(July 16, 2013)

7/16/2013

0 Comments

 
瑞士人

前兩天,我買了到廊香的昂貴火車票。

從巴賽爾到廊香有兩種路線。第一種路線要轉兩次車,從巴塞爾到貝爾福高鐵站(Gare SNCF de Belfort Monbeliard),轉公車到貝爾福火車站(Gare de Belfort),再搭普通火車到廊香。第二種則只要轉一次車,從巴塞爾搭到米魯斯火車站(Gare de Mulhouse Ville),再由米魯斯到廊香。因為我希望早去晚回,訂到的車班,去的時候是第一種路線,回程則是第二種,全程搭火車的路線。

瑞士鐵路的櫃台人員是一位中年男子,身形削瘦,手上戴著精緻的錶。我遞給他從網路上抄下來的行程。他看了看,說因為法國鐵路最近常常罷工,即使我買了票,這班車屆時還是有可能停開。還提醒我,票價不便宜喔,我換算了一下,來回得要台幣一千多塊。

他確認了一下是否還有其他替代的車班,找到了一班,假使前一列車準點,我在10分鐘之內趕到月台,就能銜接上這班替代的列車。他問我到廊香看教堂嗎?我說是的。他說,有一次他開車載他的家人一起去。 「雖然我不是建築迷,但去那裡走走還不錯」,他說。他笑著遞給我票,「好好體驗吧」。 

這一切都顯得有些不協調,他的手腕上精緻的瑞士手錶,他原本習於嚴肅的臉孔,都和他臉上轉瞬即逝的微笑形成強烈的對比。

Picture
往教堂的朝聖之路

今天,我坐火車抵達貝爾福蒙貝利亞爾(Gare SNCF de Belfort Montbeliard),一座光亮鑑人的嶄新高鐵車站。
Picture
在同一站下車的乘客,是一位拉著紅色行李箱的女士。她移動迅速,走過走廊,走進旅遊局。我跟著她,也走進旅遊局,她問過方向,很快離開了。櫃檯的先生說:「前面的女士也打算到貝爾福車站,妳就跟著她吧」。

櫃檯的先生擔心我找不到方向,仍是帶我走到車站側門,指出不遠的巴士站。手裡拿著昨晚一位來自上海的建築學生送給我的車票,我跟在紅色行李箱女士之後,搭上3號巴士。巴士上播放著鄉村音樂。路旁景緻生氣勃勃,仿若春天。

巴士在鎮上左彎右拐,擔心坐過站的緊張夾雜著期待,我們終於轉入一條主要道路,路面正在進行工程,塵土飛揚。

到了,這裡就是貝爾福車站。離火車出發的時間仍有40分鐘,我在等候室裡坐下,開始寫這幾天的旅行日誌。我帶了自己做的番茄櫛瓜三明治,搭配著印度室友Ninthja一早泡的,砂糖超量的超甜咖啡,心情愉悅地等車。

我想起Ninthja一早煮咖啡的手法,她動作俐落,將牛奶倒進鍋裡,煮沸,待滾了離火,在裝了牛奶的鍋裡倒進咖啡粉,再拿另外一個空鍋,左右交替倒著,很快咖啡和牛奶就混合均勻了。

我再次抬起頭,很驚訝地看到在維特拉有過一面之緣的日本男生。他穿著類似的衣服:黑色背心、短褲,脖子上掛著台相機。我直覺他也要到廊香教堂。出發前,我離開等候室,到書店買了一瓶水。當我上火車時,他已經坐在椅子上了,他抬頭看我,但我們沒有交談。

過了二十幾分鐘,我們到了一個什麼都沒有,世界邊緣般的空曠地方。廊香站十分簡樸,只有鐵路兩側的候車亭,中間有天橋連接。除此之外是一片荒野。

我們都下了火車,一起下車的還有一群大學生,由他們衣服上的圖樣判斷,他們來自加州某大學的建築系。

廊香站座落在一座小丘上。往下走,來到山腳的路口,沒看見明顯的路標。日本男生拿出手機,躊躇了一會。我看見一個路牌上寫著「墓園」。日本男生抬起頭來,問我是否也要到廊香教堂,告訴我教堂應該在往上走的方向,也就是標示著墓園的這條路。我停下來,和他一起看手機的GPS標示,上面指出的方向確實是往上。

我說,上週日曾在維特拉看過他。他很驚訝,靦腆地笑了。他問我是否是韓國人,我說我來自台灣。他剛從建築學院畢業,通過建築師的執照考試,計劃在這三個月拜訪歐洲和土耳其的著名建築。他的名字叫Gokuya,朋友通常叫我「Goku」,他說。
Picture
他走得很快,一路領先。我試圖跟上。我們經過被灰色短牆圍繞的墓地。往牆內眺望,可以看見墓碑前的花圈。淺灰色的墓碑,幕碑前擺放著美麗細緻的花圈。路上的樹林鬱鬱。
Picture
突然,我們穿過草叢,來到一片空地,面前就是皮亞諾為聖克萊爾修女會(Le Monastère Sainte-Claire)建造的建築。 廊香教堂現在由聖克萊爾修女會負責維護, 她們也被稱為貧窮修女會,會規不許修女們擁有財富、財產,只可依靠當地人的布施。皮亞諾設計的建築是白色環形,環坡而建,售票處也設在裡面。
Picture
Picture
在皮亞諾的建築裡買了票,開始參觀教堂。
廊香教堂

有人正在修剪草坪。我一走進教堂的庭園,就被噪音、氣味、青草碎片攻擊。我的眼睛發癢,覺得自己快打噴嚏了。在一棵大樹旁找到一塊大石坐下,靜靜地看著小教堂。

Picture
這個方向面對著教堂的大門,柯布西耶在這裡用上了他常用的手法:旋轉門,上繪四方連拼的壁畫,看起來像是瓷磚,據說是燒製的珐瑯。這邊也看得到廊香著名的窗。不過,我可能已經在太多出版物上看到這些窗。親眼看見,並沒有引發想像中的驚奇。窗戶不規則的形狀和深度,給這棟建築物一種雕塑感。
Picture
Picture
沿著順時針方向繞行教堂,我看到一面形狀奇怪的山牆,和一座更古怪的噴泉。噴水池中,立著一個圓柱、一個圓錐,設計用來儲存雨水。
Picture
Picture
噴泉對面是懸吊著三座大鐘的鐘門。然而,我待在廊香的一整個白天,沒有聽到鐘聲響起。
Picture
再往左邊走,是以外牆為背景,廊香外部的講台。
Picture
廊香有兩座講台,一座在內、一座在外,內部是平時佈道,人數較少時使用;外部是朝聖時,人數較多時使用。屋頂右邊有個小十字。 講台的表面粗糙,由混凝土製成。

厚實彎曲,邊緣下垂的屋頂,像一座稻草小屋,廊香曾是信徒朝聖之路上,歇腳的地方,這樣的視覺隱喻十分貼切。講台外牆上有幾十個細孔。如果晚上在教堂裡點上燭光,由細緻的孔洞裡隱隱透出的燭光,將是無可言喻的美。

教堂裡的光線比我預料的要亮得多。然而,因為室內並不陰暗,彩繪玻璃窗不如照片中所見的光芒照人。
Picture
Picture
玻璃窗上現代、幾何的圖案,少了敘事功能,對我來說,不像傳統教會彩窗上的聖經故事那麼具有感染力。很難想像人們怎麼在抽象繪畫前沈思冥想。與傳統的敘事繪畫相比,抽象的繪畫相較之下細節較少,少了能讓思緒停留的地方。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在龕裡,台座上放著攤開的聖經,旁邊燃著點點燭光,上方窗口灑下的光帶著神秘效果。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教堂旁建著一座瑪雅金字塔,在一座基督教教堂附近,有這樣的異教結構,十分奇怪。這也是一個以斜角觀看教堂很好的位置。
Picture
Picture
我坐在教堂內的長椅上,看著其他遊客對洞穴般的彩繪玻璃窗感到驚嘆。一位年輕的爸爸牽著他的兩個小兒子,走到燭台前,拿起一條長長的白色蠟燭,握著兒子的手,將蠟燭點燃。他們小心地將蠟燭放上燭台。男孩的臉上的甜美溫柔的笑容,散發溫暖。四周有幾位學生正在寫生,鉛筆沙沙地刮著紙。我感覺自己比較像在上藝術課,而不是身在一座教堂中。

廊香教堂和拉托雷修道院的委託人是同一位神父,多明尼加修道會雖然是天主教的一個分支,在藝術的選擇上卻並不保守,據說是因為當時的天主教受到挑戰,教會意欲以現代的建築和藝術作為助力,向世界強調天主教的復興。

我覺得,已經沒法從這段經驗中擠出什麼了。

在教堂裡幾次碰上Goku。他沒拿著相機,相反的,他在角落裡站著,凝神看著空間。

走進書店,拿起兩本柯布西耶基金會出版的參考書,一本是拉托雷修道院,另一本是廊香教堂。我也買了一張明信片,剪下明信片上的不同部分,可以組合折成廊香教堂的小模型。

皮亞諾的建築裡也展示著廊香的建築模型: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離火車出發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我在空蕩的咖啡館坐下,開始閱讀剛剛買的兩本書。
Picture
看到Architecture Review上面批評,皮亞諾設計的修道院,將廊香圍住了,還放了書店和咖啡店,變得太過觀光化,違反了柯布西耶想設計一座隱秘的朝聖教堂的原意。我也覺得如果遊客中心放在山腳下會更好,讓走過朝聖之路,看到教堂是一段連續感人的過程。現在的設計造成名勝風景的效果,圍起來讓要人買票進去參觀,失去了宗教場所對所有世人開放、每個人皆可在此與心中的神對話的原意。

Ronchamps Undermined by Renzo Piano’s Convent
http://www.architectural-review.com/buildings/ronchamp-undermined-by-renzo-pianos-convent-france/8633378.article

下山的路程: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沈睡的廊香小鎮

下山的路快得多,只是天氣灼熱。紅砂岩的風景在炎熱的空氣中浮動。我轉身往廊香小鎮的中心走去。小鎮安靜得不可思議,正在沈沈地午睡。路旁的一間咖啡廳,服務生因為沒有顧客,把椅子都倒過來擺上桌,歇息。我走進一家麵包店,點了一個比巴掌還大的閃電泡芙(eclaire)和香蔥鹹派,頂著烈日走回車站。

坐在車站的長椅上,看著荒涼的景觀。一個法國青少年騎著自行車,後面跟著他的兩個朋友。他們聲音響亮,互相炫耀著什麼。
Picture
把美味的泡芙和鹹派吃光,不久,兩個在廊香看過的學生,在我身邊坐下。美國口音,應該是早上看見的加州學生。開車半小時前,Goku出現了,抽著煙。

兩位加州來的大學生,發現我們都說英文,聊了起來。男生的名字叫John,女生叫Danielle,都是來自加州的建築系學生。趁著暑假,他們的教授帶著他們到歐洲參觀建築,已經去過巴黎,在巴塞爾停留後,下一站是維也納。恰好我也去看了柯布在巴黎的公寓建築,相談甚歡。我和他們聊起與Goku巧遇的過程,也聊起在Vitra看到的建築,Zaha Hadid的消防站是如何令人頭暈。他們興奮地問起設計博物館的建築導覽。​


Goku拿出他的建築筆記本,裡面有著用心描繪的建築草圖、細細的筆記文字。John問,這是日本的文具嗎?Goku說不是,是德國的。我們都笑了。John和Danielle也拿出各自的素描本,繼續完成廊香的素描,我則拿出廊香的書,靜靜地讀。很奇妙地,我們因為相同的喜好而聚在一起,在這樣的一個下午,同坐在火車車廂,面對面、肩併肩,同學的情份。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Author

    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No need to be fancy, just an overview.

    Archives

    July 2013
    June 2013

    Categories

    All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