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 Chih Ko
  • Welcome
  • Illustration
    • Mourning
    • Christmas Doodling
    • In Love Again
  • How to Plant Djulis
  • How to Plant Autumn Maple Tree
  • How to Plant Whole-leaf Hawthorn
  • How to Plant Cucumber
  • How to Plant Kodama Watermelon
  • How to Plant Melon
  • How to Plant Papaya
  • How to Plant Edamame
  • How to Plant Tomato
  • How to Plant Beautyleaf
  • 宜蘭 - 日暮晴 - 蔬食早午餐
  • 台北 - 養心茶樓:
  • 台南 - 幸屋蔬食早餐:部分吐司、漢堡可做 vegan 全素
  • 台中 - 東京豆腐鍋:特別菜單超值純素豆腐鍋、三井 outlet 素食
  • 台南 - 莘咖哩:美味印度咖哩和烤餅、咖哩餃 samosa
  • 台南 - 太郎中華拉麵
  • 台中 - 文心秀泰 - 喊燒鐵板燒 - 方便素 雙拼套餐
  • 彰化 - 和美 - 心鮮 好素集 :素食關東煮、素食大亨堡
  • 彰化市 - 愛詩蔬食 Love's Cafe
  • 台中 - 文心秀泰 - 金爸爸 Paparich - 純素咖哩便當
  • 台北 - 綠帶烘焙坊 - 美味茴香杏仁餅乾,另有純素鹹派和旦糕
  • 彰化 - 木木 食分想念:全素串燒定食、商業午餐(NTD 119)
  • 彰化 - the planet 星球咖啡:全素泰式酸辣漢堡套餐、植物奶拿鐵
  • 彰化市 - 得來素:純素炸 G 三明治、薯餅、咖哩抓餅
  • 彰化 - 圓味壽司(葷素共食)- 素玉米、素鬆壽司、素味增湯
  • 彰化 - 如意蔬食早餐:純素香煎馬鈴薯三明治、麻醬涼麵、麻辣涼麵
  • 台北 - 幸福樹蔬食 - 可口純素義大利麵、美味會津醬汁珠排
  • 全家 x 上善豆家 - 素食聯名商品:麻油娃娃蔬菜湯
  • Door Elfie
  • How to Plant Cassia sophera var. penhuana
  • How to Plant Lanyu Tabernaemontana
  • How to Plant Euscaphis japonica

法國設計小旅行--第十九天(July 14, 2013)

7/14/2013

0 Comments

 
維特拉設計博物館(Vitra Design Museum)

往小鎮去的路

到維特拉設計博物館,要搭巴士55號線,穿越瑞士邊境進入德國,博物館位於Weil-am-Rhein這個小鎮。從最近的電車站Tellplatz出發,搭上15路電車,在Claraplatz廣場轉車。這時候才早上九點半,Claraplatz很安靜。四周有幾個爸爸推著嬰兒車。某位爸爸停下來問某條街怎麼走。一位身材窈窕、美麗的銀髮太太站在我的對面,一位老先生走近,兩人說起話來,似乎是她的丈夫。

巴士來了,這對夫婦向我的方向走來,問司機這是否是前往維特拉設計博物館的車,上了車。我隨後上車,給司機看了手上的巴塞爾通行卡,詢問是否要再額外支付費用。他說不必了。我找了中間的位置坐下。幾分鐘後,兩個女孩上車了,坐在我後面,竟是昨晚剛搬到我房間的韓國女孩。我們相視而笑。因為我不會講韓語,而兩位韓國女孩只會說一點英語,我們沒有多聊。 

巴士駛過安靜的小鎮,路旁怡人的樹木林立,來到一條公路邊。公路的兩旁都只有大片的草地,綴著正開著的小白花。兩座簡潔的不銹鋼的巴士候車亭,面對面。巴士站上的時間表寫著,最後一班車是下午6點40分。路的左邊,草地一望無際。路的右邊,可以看見一團扭曲的量體和蜿蜒的小路。

星期天,家庭日

我的第一印象是這地方像一間觀光工廠。或許這裡會展示椅子的製作過程?(後來發現沒有)人們可以在觀看中獲得樂趣,認識這個品牌,在離開時可能會買一些東西。中央的草地上,有台廂型車販賣冰淇淋,更增添了家庭郊遊的幸福氣氛。

Picture
 走近由赫爾佐格與 德・美隆建築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為維特拉博物館設計的展示間,這棟四層樓的建築用以展示維特拉的經典系列(Home Collection)。建築採用尖頂房屋的輪廓,似乎隱喻著「家」的原型。房屋的輪廓延展為長條,十幾個長條交錯堆疊,中央有許多畸零空間。
Picture
Picture
雅克・赫爾佐格( Jacques Herzog,1950-)與皮埃爾・德・美隆(Pierre de Meuron,1950-)於1978年在瑞士巴塞爾成立事務所,現今合夥人已由當初的兩位增加至五位。他們的案子以公共建築為主,著名的建築案包括將倫敦的河岸發電站改裝為泰特現代美術館,以及為2008年北京奧運所建的鳥巢。

我看到樹下擺著許多色澤鮮豔的辦公椅,人們自己帶了午餐和書,揀一張喜愛的椅子,一片宜人的樹蔭,享受日光。孩子們在四周遊戲。我在樹蔭下坐了下來,吃自己做的三明治,閱讀路易斯・康(Louis Kahn, 1901-1974)展覽的小冊子。枝葉扶疏的陰影,落在小冊子上。陽光非常強烈,我需要戴上太陽眼鏡才能好好閱讀。

不遠處有圈圍欄,裡面有著一整群查爾斯・伊姆斯(Charles Eames, 1907-1978)的著名大象椅。粉紅色、綠色、藍色和黃色,這些令人愉悅的顏色很適合星期天的早晨。一個男孩走近大象。他的母親跑過他身旁,抓住其中一隻大象的耳朵,以德文問他:「這是什麼?」「大象!」看著媽媽騎著大象,假裝往他衝過來,男孩哈哈大笑起來。他也搶下一隻黃色的大象當座騎,一頭金髮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建築導覽

露台上有一間咖啡廳。人們穿著別緻,啜飲礦泉水。我在樹下坐到十二點半,起身加入建築導覽。導覽員是一位女士,身穿正式套裝。至少有二十人在我們這一組:許多人來自義大利、法國、比利時,還有兩位韓國女孩和一位日本男生。日本男生身穿黑色背心和短褲,脖子上掛著巨大的相機。他總是走在隊伍的最前面或落在最後面,我想是為了拍出好照片。

導覽從尚·普維(Jean Prouvé, 1901-1984)設計的預造結構開始,Mobiloil Socony-Vacuum公司於1953年委託普維設計加油站,由預鑄的金屬零件組成,能在不同地方搭造。Vitra Campus裡共有三座,我們眼前的這座結構,完成於2003年。
Picture
這座臨時結構的用色新鮮有趣:紅橙色、綠色、白色。建築的元素乾淨簡潔、富含幾何,反映了理性的精神。 這樣的建築很討使用者喜愛,設計圓滑不露鋒芒。一切都很合理。Jean Prouve生於法國東北部的城市南錫,母親是鋼琴家,父親是藝術家,從小在學者和藝術家包圍的環境下長大,畢業後跟隨鐵匠Emile Robert學藝,後來自學成為設計師、建築師。

廠區大道的盡頭,可以看見兩棟建築並肩而立:左邊是一座波紋鋁板廠結構,右邊是Alvaro Siza設計的鑲著白邊的紅磚建築。一座奇異的桁架橋連接兩邊。我們的導覽員解釋,橋樑也是由Alvaro Siza設計,下雨天時會下降遮雨,避免運送中的椅子零件淋濕。可惜我們是在星期天造訪,工廠休假,看不到運作中的橋。

Picture
波紋鋁板的廠區建築: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1981年發生了火災,燒毀原建於1950年的維特拉工廠。他們重建時,決定與建築師合作,而不是只建造普通的廠房。對我來說,維特拉有些類似台灣從事製造業的家族企業,以其卓越的技術或工藝起家,只不過維特拉的主席Rolf Fehlbaum投資在後來成名的設計師身上:取得Eames家具的獨家權利,並邀請年輕建築師打造廠區。藉由賦予工廠建築特色,塑造了國際化的企業形象。少有一地能同時聚集這麼多建築師的作品,因此即使維特拉的工廠要求人們購票參觀,遊客還是買單。
我不知道為什麼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以太空船的概念來建造消防站,這是她建築生涯中第一棟實際建造完成的作品。如果她在論述上能夠說服人,我或許可以接受這棟建築帶給人的不舒服感。否則,我可能會抱怨傾斜銳利的線條讓人太過頭暈。兩邊不對稱的牆壁、傾斜的門,都讓我仿若置身船上。一切都在搖晃,看上去很不平衡,重現了暈船的感受。 
消防站的外觀:
Picture
由消防站內往外看:
Picture
消防站一樓,消防員們的集合及演練空間(天花板是斜的@@)
Picture
Picture
扎哈·哈迪德的建築裡,到處都是鋒利的邊緣。如果有火災,消防人員在執行任務時,很可能撞到建築物的尖尖角角。在實用性上,它失敗了。所以我很好奇,作為一篇宣言,它有多成功?扎哈·哈迪德的網站上,聲稱這棟建築的概念是「凝止的動作(movement frozen)」,也是一棟「警醒(alert)」的結構,可以在任何時刻投入行動,這樣看來,概念倒是很符合它在防火上的功能。導覽員解釋,晚間加上照明效果,會讓這棟建築更像於一艘漂浮的太空飛船。
也是消防站的一樓,右側是消防員們的置物間:
Picture
Picture
左方黑色大牆的底部,是通往消防員置物間的走道:
Picture
消防員的置物間:
Picture
一樓的展示間:
Picture
Picture
往二樓的階梯:
Picture
右側是往二樓的階梯,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樓梯踏板是直接嵌在牆上,其他部分是懸空的(驚)。導覽員好像有說承重,但我忘了,我們一行人往上,都沒問題~
Picture
消防站二樓的樣子: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二樓的露台:
Picture
消防站一樓的出口/入口:
Picture
第二站是由安藤忠雄設計的建築物。大廈入口前面有一條很長的L形小徑,一側立著長牆。牆稍稍高於眼睛的水平。當我沿著小徑行走,右側是草地,左側厚厚的混凝土牆擋住所有的視線。長牆的設計,給予行人一些停頓沈思的時間。
Picture
混凝土牆上有樹葉的拓印,是柯布喜歡的手法,據說,柯布喜歡在建築物上留下「人性的痕跡」。也許安籐忠雄有意向柯布西耶致敬?
Picture
Picture
入口是一個小門。當我走進去時,感到有點失望。當我沿著外面的人行道行走,感受到那樣沈厚的寧靜,但迎面而來的卻是相當侷促的空間。它看來小巧精細......
Picture
Picture
左側有一間小型會議室,擺著賈斯伯·莫里森(Jasper Morrison)的桌子。
Picture
Picture
我們坐了下來,導覽員告訴我們櫻桃樹的故事:安藤忠雄要求一定要保留基地上的櫻花樹,他才願意接下這件案子。
Picture
建築物周圍有一道外牆,在建物和牆之間圍出了一個庭院。這樣的外牆,類似路易斯·康的常用手法,能夠增加遮蔭處。然而,這不像設計師設想的那樣有效。中庭裡仍然有點熱,這裡擺了許多由法國兄弟檔設計師Ronan & Erwan Bouroullec設計的椅子。這款椅子被稱為Vegetal,靈感來自一棵樹。當一組椅子擺在一起,看起來就像一座小森林。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這座建築坐落在一個小丘上。我在建築的周圍徘徊了一會兒,來到博物館前的空地,在這裡我可以看到代表維特拉的雕塑作品,後方背景是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的建築。
Picture
雕塑的造形是三把製造椅子的工具,表面顯得有些粗糙。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的建築,遠遠地看,顯得有趣和異想天開,但仔細檢視,有些部分的曲線不大流暢,好像曲線停滯了,在不順暢的地方有多餘的氣泡,將要浮上表面。某些量體的形狀奇怪,讓我懷疑內部的空間真能有實際用途嗎?Ronchamps禮拜堂的表面也是帶雕塑造型的,但曲線是和諧的,沒有勉強的痕跡。這座建築在1989年完成,不知道工程師當時是怎麼樣建模。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夢幻椅子展場

維特拉電梯裡的按鈕,是用小塑料瓶蓋做的。
Picture
閣樓驚人的美,展示間精緻夢幻,落地窗收進大片鄉村景緻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但當我一層層往下逛,這股魔法漸漸消散。這裡感覺越來越像一家高檔的宜家家飾,一個如果你不買東西,就沒有意義的地方。設計和藝術最令人沮喪的是,它們的價值有大部分決定於人們是不是願意花錢買它。設計者和贊助人/買方只有在這個層面上互動。維特拉的行銷技巧很不錯,例如「維特拉一百名人牆」,這面牆上有一百幅頗具質感的黑白照片,內容是一百位各領域的知名人士,與他們最喜愛的維特拉椅子合影。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每款椅子前面都有逗趣的便條紙註解~
這款是:「坐好坐直!(Sit Up Straight)」

Picture
「找到你最喜歡的椅子」展區則擺出所有經典椅,所有椅款統一用黑色布料,椅背上以白色字體繡出每個款式的名字,展區採攝影棚的擺設方式,讓人有機會和喜歡的椅款合影。這些展區的設計,都旨在創造故事或連結,讓你想要某些東西。​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整個環境成功地引起我購買的慾望,因為買不起椅子,我在一樓的紀念品商店搜索其他我買得起的東西。我買了兩張明信片、一盒拼圖、一支攪拌棒。購物後,我回到賈斯柏・莫理森設計的候車亭,坐在Eames設計的Eames DKR金屬無扶手椅上,等待著最後一班回巴塞爾市中心的車。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Author

    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No need to be fancy, just an overview.

    Archives

    July 2013
    June 2013

    Categories

    All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