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 Chih Ko
  • Welcome
  • Illustration
    • Mourning
    • Christmas Doodling
    • In Love Again
  • How to Plant Djulis
  • How to Plant Autumn Maple Tree
  • How to Plant Whole-leaf Hawthorn
  • How to Plant Cucumber
  • How to Plant Kodama Watermelon
  • How to Plant Melon
  • How to Plant Papaya
  • How to Plant Edamame
  • How to Plant Tomato
  • How to Plant Beautyleaf
  • 宜蘭 - 日暮晴 - 蔬食早午餐
  • 台北 - 養心茶樓:
  • 台南 - 幸屋蔬食早餐:部分吐司、漢堡可做 vegan 全素
  • 台中 - 東京豆腐鍋:特別菜單超值純素豆腐鍋、三井 outlet 素食
  • 台南 - 莘咖哩:美味印度咖哩和烤餅、咖哩餃 samosa
  • 台南 - 太郎中華拉麵
  • 台中 - 文心秀泰 - 喊燒鐵板燒 - 方便素 雙拼套餐
  • 彰化 - 和美 - 心鮮 好素集 :素食關東煮、素食大亨堡
  • 彰化市 - 愛詩蔬食 Love's Cafe
  • 台中 - 文心秀泰 - 金爸爸 Paparich - 純素咖哩便當
  • 台北 - 綠帶烘焙坊 - 美味茴香杏仁餅乾,另有純素鹹派和旦糕
  • 彰化 - 木木 食分想念:全素串燒定食、商業午餐(NTD 119)
  • 彰化 - the planet 星球咖啡:全素泰式酸辣漢堡套餐、植物奶拿鐵
  • 彰化市 - 得來素:純素炸 G 三明治、薯餅、咖哩抓餅
  • 彰化 - 圓味壽司(葷素共食)- 素玉米、素鬆壽司、素味增湯
  • 彰化 - 如意蔬食早餐:純素香煎馬鈴薯三明治、麻醬涼麵、麻辣涼麵
  • 台北 - 幸福樹蔬食 - 可口純素義大利麵、美味會津醬汁珠排
  • 全家 x 上善豆家 - 素食聯名商品:麻油娃娃蔬菜湯
  • Door Elfie
  • How to Plant Cassia sophera var. penhuana
  • How to Plant Lanyu Tabernaemontana
  • How to Plant Euscaphis japonica

法國設計小旅行--第十六天(July 11, 2013)

7/11/2013

0 Comments

 
坐看繁華:紡織及裝飾藝術美術館

旅館的空氣,有著舊時代的味道。 電梯口是沈重的不鏽鋼門,飾銅把手,往左拉開,裡頭鋪了紅地毯。 我擠進電梯,下樓。 今天的故事分成兩部分:上午獻給了椅子,下午在法國高速列車上度過。

往織品及裝飾藝術美術館的路上,散落著古董店和畫廊,這條路的名字是「慈善路 (rue de la Charité)」。每次我看著路標,腦海中總會浮現一名老婦人,手臂上懸著籃子。後來查了資料,才知道這個路名是為了紀念里昂建於西元1622年,毀於西元1934的慈善收容院(l’hospice de la Charité),當時號稱里昂第二大的醫院。不久,走到了美術館的入口,面向街的那扇櫥窗裡,紀念品商店的木架上,繫著美麗華貴的絲巾,一束束如錦簇花開。

踏入陽光明媚的中庭,博物館的前身是藝術與產業博物館,於1864年開幕,原位於里昂商會所在的建築中(Palais de la Bourse ,後增加館藏)。1939年戰時,館藏暫時撤出,1945年重新開幕時,遷移到這座建築,這裡原是1730年當時里昂的路政官(voyer de la ville)兼建築師Claude Bertauds的宅邸。

Picture
博物館目前正在舉行義大利品牌MOROSO的椅子展「A Lateral Look」 ,展出Patrizia Moroso的椅子蒐藏。中庭的邊緣也擺上了幾張躺椅。橙色,黑色,黃色與米色,椅子鮮豔的色彩和背後建築米白色古典的建築設計形成強烈的反差。其中最大的那張椅子,頂部向後彎曲,張揚大膽的個性,讓人想起非洲的國王。然而,椅子是以塑膠條編織,這樣的材料讓它看起來有些廉價。椅座倒是很寬,能讓人舒適地坐進去。
Picture
展覽館的入口位於那一排古典建築正中央,是一扇不起眼的木門。我一走進去,兩名工作人員就親切地跟我打招呼。年輕的那一位向我解釋博物館的佈局。這裡很安靜,展出的古代織物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埃及時代。再往裡走,一襲土耳其長袍,綴滿精緻繁複的玫瑰刺繡,驚人地美。袍上黃色和紅色玫瑰盛開,外邊圍繞著不斷擴張、相互交織的藤蔓。
Picture
我對MOROSO這個品牌了解不多 ,但漫步通過展覽,也認出幾位設計師的名字,例如以色列的著名設計師Ron Arad(1951-)、瑞典的設計團體Front Design,由Sofia Lagerkvist、Charlotte von der Lancken、Anna Lindgren三位設計師組成,工作室設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
Ron Arad設計的座椅:
Picture
Picture
Front設計的沙發椅: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其中一間展區的設計就像一座倉庫,椅子被擱在粗糙的棧板上,製作未完成的原型也被展出,數卷試驗用的椅面布料斜倚在木架上...
Picture
Picture
我試坐了澳洲設計師馬克·紐森(Marc Newson, 1963-)的椅子,這把外形很有太空奇幻感的椅子在香港機場也看得到,當我在寫關於機場椅子的論文時,只能從照片裡看到椅子的式樣。坐起來比我想像的更硬。
Picture
我穿梭其中,一邊想,如果可以從這座倉庫裡帶走一張椅子,我會挑哪一張?如果在室內,我會擺一張西班牙設計師Patricia Urqiola(1961-)狀如黑蛇纏繞般的躺椅,佛洛伊德的諮詢室裡,總會擺著一張長沙發,我覺得 Urqiola 的這張椅子可以榮登新一代的治療椅,在這張椅子上可以安心說出所有最陰暗的心事。
Picture
如果要享受夏日陽光,我會在花園裡擺上荷蘭設計師Tord Boontje(1968-)的雨系列(Rain),鏤空的花紋將陽光濾得細碎,投射出精細如十字繡般的花紋。
Picture
花了大半天盯著古董紡織品和各種的椅子,有些頭暈腦脹,回到中庭享受陽光,天氣晴朗,只缺了白葡萄酒和三明治,就能擺一席野餐。

等到博物館的午休結束,我繼續參觀二樓的紡織品館藏。華美的宮廷服飾,即使是一襲男士的天藍色外衣,翻過袖子,背面也有無數刺繡花樣。裝飾凡爾賽宮的布縵,閃爍著微妙的漸變色彩。看著這一區的衣飾,不難想像,法國皇室當年生活的豪奢耽美。十七世紀的宗教長袍,十五世紀刺繡的聖經書盒都在這裡展出。這些作品曠日費時,如同所有的藝術,當時的織工為兩大權力服務:宗教和政治。

另一件有趣的事,是家具公司MOROSO和美術館之間的密切合作。展覽期間,MOROSO為博物館二樓的永久收藏品提供搭配的椅子。遊客可以一邊欣賞紡織品,一邊體驗MOROSO的椅子。雖然有些椅子顯得過於精緻或昂貴,幾乎讓人覺得坐下是對這把精美椅子的褻瀆,不過經典藏品和現代椅子的組合,很有意思。

下午三點左右,我踏出博物館,決定在離開里昂之前,再去一次在里昂第一次造訪的咖啡廳。我點了里昂沙拉(salade lyonnaise),一大盤新鮮的沙拉葉、火腿片,水波蛋,在鄰座情侶的側目下,一個人吃完整盤沙拉,配著冰鎮過的檸檬汽水,輕快爽利。

一路走回維多利亞旅館,領回行李。妝容精緻的櫃台人員從衣帽間拿出我的黑色背包,問我要去哪裡。我回答,要去搭往巴塞爾(Basel)的火車。她困惑地看著我,重複又問:「Basel?奇怪,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地方。」我聞言驚訝,後來到達火車站後才發現,巴塞爾的法文名,叫做Bâle,或許是法國人少用英文的巴塞爾(Basel)來稱呼那個城市。


到哪去了,高速列車?

我的火車預計在下午四點零四分開車。一個小時前就從旅館出發的我,幾乎就要趕不上了,在街車上緊張地倒數站名,當我終於趕到車站,大廳的螢幕卻顯示火車晚點一個小時。一大群人站在螢幕前,焦急地等待公佈月台資訊。今天搭的是TGV(Train à Grande Vitesse),也就是法國的高速列車,票價比一般的火車貴。

我坐在車站設置的等待區,面對螢幕的位置都被坐滿了,我不得不頻頻回頭,才看得到螢幕上的火車資訊。半小時後,火車的狀態從延遲半小時變成一個小時,我才想到,必須在搭上火車前打電話給旅館,告訴他們我會很晚才到。

車站裡提供二十分鐘免費的無線網路,但網路電話的訊號不穩,加上車站裡嘈雜不堪,我被旅館的櫃檯人員掛了三次電話。我看著公用電話上的指示,試圖用信用卡打電話,但打不通。沒有別的選擇,只好走進書店買了價值7.5歐元的電話卡,終於聽得到另一端的聲音,和櫃台人員的先生多次確認,拿到取鑰匙的密碼。

令人驚訝的是,火車延遲了三個小時,但抵達巴塞爾的時間卻只晚了一個半小時。或許列車長一路上都悄悄地超速趕進度?我的後面坐著三位法國青少女,一路如火雞般咯咯地笑。當她們在米盧斯(Mulhouse)下車,我鬆了一口氣,感謝上帝。

當火車駛進巴塞爾,天已經黑了。走進車站,穿過一扇不起眼的門,一道同樣不起眼的標語映入眼簾,寫著「歡迎來到瑞士」。兩名海關人員站在那裡,看著旅客走過。我穿過走廊,直抵Media Markt,這是歐洲最大的消費性電子商品零售商,在巴塞爾車站裡也有分店。往下走到地面層,左轉直走至Tellplatz廣場 ,向右轉到Gruesslaenderfield。人們在露天咖啡座共進晚餐,笑語宴宴。

我不確定自己是否在正確的地方,一路上探頭探腦,在巷子盡頭,終於看到了旅館招牌和鑰匙機。輸入密碼,鑰匙掉了下來,夾著一張手寫的紙條,上面說我應該往塗鴉牆的方向走,我的房間有著橙色的門。

當我終於進了房間,已經是晚上十點,一位和善的新室友試圖跟我聊天,但我很快就在喃喃細語中睡著了。
​

​​​​​​​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Author

    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No need to be fancy, just an overview.

    Archives

    July 2013
    June 2013

    Categories

    All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