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郊區的壓抑
抵達戴高樂機場,陽光燦爛。下了空橋,第一個看見的就是黑色的管狀結構崁著方格窗。戴高樂機場是由法國著名機場建築師保羅・安德魯(Paul Andreu,1938-)設計,世界各地的許多機場建築都是由他操刀,包括上海浦東機場、杜拜機場。
飛機停在二航廈的F區(Terminal 2F)。戴高樂機場的各個航廈並非在同一時間完成,2A和2B在1982年開始使用,2C在1989年,2D在1993年啓用。而我下機的2F,與2E一樣屬於第二階段的擴建。機場的主體,黑色的管狀結構是由三層組成:最外層的玻璃片、中間的金屬架、底層的水泥方格,當初擴建時,因為中間的金屬架刺進下方的水泥結構,2E發生坍塌的事故。同樣由保羅・安德魯設計的杜拜機場,施工時也發生類似的事故。
往下走到火車月台,搭上火車RER B線往巴黎市區,沿途皆是無人的草地,荒涼郊區。每停靠一站,女聲報出法文站名,才多了一些真實感。許多低矮的廠房相連,即使在二樓的牆上,需要踏上屋頂,才畫得到的地方,也布滿塗鴉,或許是這座城市另一面,壓抑的性格。
RER B的車廂老舊,四人座面對面的配置,座椅是鮮艷的紅藍配色,乍看之下不如我想像的明亮整潔。初時有些不安,但其實裡頭都是拖著大行李箱,和我一樣甫從機場出發的旅客,安全無虞。
在Châtelet轉運站換搭地鐵。地鐵穿梭隧道時,總會發出旋風似的聲效,忽近忽遠。地鐵的等候座椅同樣用色鮮艷。台北的捷運是月台在中間,兩側有列車,巴黎地鐵則恰好相反,是列車軌道在中間,兩側是月台,常會和對面等車的人面面相覷。在台北捷運,如果要改搭反方向的車,轉個身就能上車。在巴黎則要再走上好一段路,到對面的月台。好處是人潮分散在兩個月台,印象中沒看過月台擁擠的樣子。或許是總沒遇上尖峰時間,人群稀稀落落,在深灰色的管道裡亂竄。
很難想像,巴黎的地鐵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1845年,巴黎的人口已經逼近兩百萬,交通問題漸漸出現,巴黎市政府開始與各家鐵路公司商議興建地鐵,但沒法達成共識。當時有一群人支持在地下興建地鐵,以維護城市景觀,另一群人支持在地上興建地鐵,確保有較佳的空氣品質,以保障搭乘者的健康。
除此之外,巴黎市政府希望建立一個獨立的鐵路系統,不願和國家鐵路使用同一規格的軌寬和通用車廂,也因如此,市政府委託的設計師Jean-Baptiste Berlier,一開始設計的軌寬是1300mm,比國家鐵路的1435mm窄。
因為取得土地的成本過高,以20公尺寬的軌道計算,每公尺估計需要7萬法郎,最終巴黎市政府將地鐵蓋在地下,雖使用標準軌寬,但使用特製較窄的車廂,只有2.4米寬,隧道也同樣較窄,所以法國國家鐵路的火車,並無法開入巴黎市。
巴黎地鐵於1889年開始動工,1900至1913年陸續通車。
風塵僕僕
這個星期住的民宿,在七號粉紅色線的終點,站名叫Villejuif-Louis Aragon,當我背著背包到達地面層的出口,發現這真是個偏遠的郊區:出口附近道路正在施工,黃沙飛揚,周遭的建築物單調無趣。繞了街區一圈,只有一間陰暗的咖啡店,遍尋不著民宿座落的小巷,正午的道路上沒有幾個行人,還好有台卡車停在路邊,壯漢司機倚著卡車抽煙。
我用生鏽的法文請問司機,知不知道Vitry-sur-Seine這一區在哪,壯漢司機將我手上的地圖翻來覆去,終於宣判,我走錯邊了,應該在Maxime Gorki大道的另一邊。
往回走,拐了好幾個彎,經過綿延的車庫,終於抵達民宿的白色房子。按下電鈴,一位韓國女士出來應門,確認我的名字後,領我走進一條陰涼的走廊。穿過有些雜亂的庭院,從一座白色戶外旋轉梯往上。二樓是鋪了木地板的餐廳,擺著可容十幾個人同時用餐的白色橢圓大桌。
再往上走就是閣樓,分成三個房間,每間房有四張床。我的床位在第二間房,躺下來可以望見斜屋頂上的天窗,剪成一片長方形的巴黎天空。
將證件和現金放到樓下的置物箱鎖好,接好手機充電線,我躺在鋪著白色床單的床上。下午三點日光正好,昏昏地想著我要睡一會兒再出門,沒想到就這樣沈沈睡去,醒過來時是晚上七點,天色已暗,也是開飯時間了。
在橢圓形的大木桌前坐下,有幾位房客已就座,面前擺著餐巾紙和不鏽鋼筷子。韓國女士緩緩從旁邊的小廚房裡端出海帶湯。擺齊後,又端出一人一大碗的韓式拌飯。碗裡白飯上鋪著木耳、黃瓜、泡菜,桌上還有剛煎好的蛋捲,包著各色鮮蔬,外皮是海苔。出乎意料豐盛的晚餐,也讓餐桌上的眾人放下戒備,談笑起來。
和我住同一間房的Christina來自美國,正在西班牙交換學生,學習西班牙文。韓國女生Kim來歐洲度過大二的暑假。飽餐一頓後,連舟車勞頓的疲憊也舒緩許多。
抵達戴高樂機場,陽光燦爛。下了空橋,第一個看見的就是黑色的管狀結構崁著方格窗。戴高樂機場是由法國著名機場建築師保羅・安德魯(Paul Andreu,1938-)設計,世界各地的許多機場建築都是由他操刀,包括上海浦東機場、杜拜機場。
飛機停在二航廈的F區(Terminal 2F)。戴高樂機場的各個航廈並非在同一時間完成,2A和2B在1982年開始使用,2C在1989年,2D在1993年啓用。而我下機的2F,與2E一樣屬於第二階段的擴建。機場的主體,黑色的管狀結構是由三層組成:最外層的玻璃片、中間的金屬架、底層的水泥方格,當初擴建時,因為中間的金屬架刺進下方的水泥結構,2E發生坍塌的事故。同樣由保羅・安德魯設計的杜拜機場,施工時也發生類似的事故。
往下走到火車月台,搭上火車RER B線往巴黎市區,沿途皆是無人的草地,荒涼郊區。每停靠一站,女聲報出法文站名,才多了一些真實感。許多低矮的廠房相連,即使在二樓的牆上,需要踏上屋頂,才畫得到的地方,也布滿塗鴉,或許是這座城市另一面,壓抑的性格。
RER B的車廂老舊,四人座面對面的配置,座椅是鮮艷的紅藍配色,乍看之下不如我想像的明亮整潔。初時有些不安,但其實裡頭都是拖著大行李箱,和我一樣甫從機場出發的旅客,安全無虞。
在Châtelet轉運站換搭地鐵。地鐵穿梭隧道時,總會發出旋風似的聲效,忽近忽遠。地鐵的等候座椅同樣用色鮮艷。台北的捷運是月台在中間,兩側有列車,巴黎地鐵則恰好相反,是列車軌道在中間,兩側是月台,常會和對面等車的人面面相覷。在台北捷運,如果要改搭反方向的車,轉個身就能上車。在巴黎則要再走上好一段路,到對面的月台。好處是人潮分散在兩個月台,印象中沒看過月台擁擠的樣子。或許是總沒遇上尖峰時間,人群稀稀落落,在深灰色的管道裡亂竄。
很難想像,巴黎的地鐵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1845年,巴黎的人口已經逼近兩百萬,交通問題漸漸出現,巴黎市政府開始與各家鐵路公司商議興建地鐵,但沒法達成共識。當時有一群人支持在地下興建地鐵,以維護城市景觀,另一群人支持在地上興建地鐵,確保有較佳的空氣品質,以保障搭乘者的健康。
除此之外,巴黎市政府希望建立一個獨立的鐵路系統,不願和國家鐵路使用同一規格的軌寬和通用車廂,也因如此,市政府委託的設計師Jean-Baptiste Berlier,一開始設計的軌寬是1300mm,比國家鐵路的1435mm窄。
因為取得土地的成本過高,以20公尺寬的軌道計算,每公尺估計需要7萬法郎,最終巴黎市政府將地鐵蓋在地下,雖使用標準軌寬,但使用特製較窄的車廂,只有2.4米寬,隧道也同樣較窄,所以法國國家鐵路的火車,並無法開入巴黎市。
巴黎地鐵於1889年開始動工,1900至1913年陸續通車。
風塵僕僕
這個星期住的民宿,在七號粉紅色線的終點,站名叫Villejuif-Louis Aragon,當我背著背包到達地面層的出口,發現這真是個偏遠的郊區:出口附近道路正在施工,黃沙飛揚,周遭的建築物單調無趣。繞了街區一圈,只有一間陰暗的咖啡店,遍尋不著民宿座落的小巷,正午的道路上沒有幾個行人,還好有台卡車停在路邊,壯漢司機倚著卡車抽煙。
我用生鏽的法文請問司機,知不知道Vitry-sur-Seine這一區在哪,壯漢司機將我手上的地圖翻來覆去,終於宣判,我走錯邊了,應該在Maxime Gorki大道的另一邊。
往回走,拐了好幾個彎,經過綿延的車庫,終於抵達民宿的白色房子。按下電鈴,一位韓國女士出來應門,確認我的名字後,領我走進一條陰涼的走廊。穿過有些雜亂的庭院,從一座白色戶外旋轉梯往上。二樓是鋪了木地板的餐廳,擺著可容十幾個人同時用餐的白色橢圓大桌。
再往上走就是閣樓,分成三個房間,每間房有四張床。我的床位在第二間房,躺下來可以望見斜屋頂上的天窗,剪成一片長方形的巴黎天空。
將證件和現金放到樓下的置物箱鎖好,接好手機充電線,我躺在鋪著白色床單的床上。下午三點日光正好,昏昏地想著我要睡一會兒再出門,沒想到就這樣沈沈睡去,醒過來時是晚上七點,天色已暗,也是開飯時間了。
在橢圓形的大木桌前坐下,有幾位房客已就座,面前擺著餐巾紙和不鏽鋼筷子。韓國女士緩緩從旁邊的小廚房裡端出海帶湯。擺齊後,又端出一人一大碗的韓式拌飯。碗裡白飯上鋪著木耳、黃瓜、泡菜,桌上還有剛煎好的蛋捲,包著各色鮮蔬,外皮是海苔。出乎意料豐盛的晚餐,也讓餐桌上的眾人放下戒備,談笑起來。
和我住同一間房的Christina來自美國,正在西班牙交換學生,學習西班牙文。韓國女生Kim來歐洲度過大二的暑假。飽餐一頓後,連舟車勞頓的疲憊也舒緩許多。